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這是最後一個影響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的數據。該數字變動為3.1%,連同早前公布數據計算,港鐵票價今年加幅為1.45%,由於未觸及1.5%的加價門檻,因此港鐵今年會凍結票價,這是2023年港鐵檢討票價調整機制以來首次。
延後加幅累計達3.41%
值得注意的是,今次按方程式計算出的1.45%加幅,將被撥入「延後加幅」。港鐵此前已累積1.96%的延後加幅尚未追回,加上今次的1.45%加幅,港鐵未來需處理的「延後加幅」累計達3.41%。
港鐵公司表示,會繼續為乘客提供恒常票價優惠,包括長者、小童、合資格學生及殘疾人士優惠等。以去年為例,相關投入超過31億元。港鐵亦會繼續提供不同車費推廣惠及上班族,包括綠色專線小巴5毫轉乘優惠及「都會票」,並延續各款「全月通」及「早晨折扣優惠」計劃一年。
楊美珍:機制反映經濟情況
港鐵公司常務總監——香港客運服務楊美珍表示,今年港鐵票價凍結,顯示機制能顧及市民負擔能力,以上一個機制周期為例,即2017年至2022年的6年內,港鐵票價按機制共有3次凍結、1次減價,充分顯示機制反映經濟情況。港鐵公司會繼續秉持「推動城市前行」的使命,為市民提供優質、可靠、便捷的鐵路服務,並平衡財務可持續性,投入資源更新保養鐵路資產,同時推展新鐵路項目,持續為社區發展、為香港的未來創造價值。
立會議員倡將利潤回贈市民
對於港鐵票價「延後加幅」累計達3.41%,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關注,促請政府進行檢視。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表示,政府應檢討港鐵「可加可減」的機制,累計加幅或會高於當年實際經濟狀況,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增加市民負擔。他建議,若票價在兩年內無法增加,則「一筆勾銷」不作累計。同時,他表示港鐵盈利後應推出票價優惠,令市民感受到好處。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票價加幅持續滾存並不理想,建議港鐵考慮盈利達至某水平,應全數回贈。他解釋,假設港鐵今年全年業績不錯,明年可考慮給予一次性回贈,變相令市民暫時感受不到加幅。不過,他同時指出,若港鐵長期不加價,當營運成本不斷上升時,票價有機會跑輸通脹,變相難以自負盈虧。(記者 馮仁樂)
頂圖:港鐵落實凍結票價、今年加幅1.45%延至明年處理。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