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能屈能伸。在古時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徵,也是文人雅士題詩作畫的藝術品。如今的傘,不僅是遮陽擋雨的生活用品,也是寄存感情與故事的隨身之物。邱耀威是香港少有的修傘手匠,用半世紀幫人維修雨傘,他認為傘用得其所,可用上一世。正如一門手藝,一段回憶,可以保存一生。 (記者、攝影:李靜儀)
人來人往的深水埗北河街市,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新藝城傘皇」,即使雨傘破爛不堪,他也能以巧手修補。想找到「傘皇」不難,他店外掛滿各樣款式的雨傘,同時展示了各種塑膠瓶改造的風車與燈籠藝術品。站在店外、有點像古裝武俠劇中人的白鬚老人,就是「傘皇」邱耀威(威哥)。
「新藝城傘皇」邱耀威說,維修雨傘收入微薄,不想耽誤年輕人的前途,因此沒有收徒,也奉勸想入行者三思。
不願手藝失傳
生於深水埗的威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的祖輩於1842年在廣州開創「新藝城」,專門生產手製雨傘,店名有過百年歷史。威哥父親上世紀50年代移居香港開設雜貨店,兼賣傘修傘,半傳承家業。上世紀60年代香港大旱,雨傘變得多餘。「政府實施制水措施,店舖生意一落千丈。那時生活艱難,試過要用海水洗澡。」上天無雨,家人無言,來修傘的人少,買的更少。威哥回憶起這段經歷,仍覺苦不堪言。
威哥的成長環境不容易,教他學懂何謂珍惜。而伴隨他長大的,是一堆雨傘。看着父親在店內、家中為人修補雨傘,威哥作為家業第五代傳人,很感激前人留下的手藝:「我上世紀80年代接手店舖,決定恢復家業傳統,只賣雨具及維修雨傘,並搬到現址。不過因為成本問題,不再賣手製雨傘。」憑藉對雨傘的認識,威哥從製傘廠引入耐用的伸縮傘、長傘、防風傘等不同顏色、不同質料的雨具,深受街坊歡迎。後來流行防紫外線雨傘,傘除了遮風擋雨又多了一個防曬功能,店舖生意逐漸好轉,不用再望天打卦何時下雨。
店舖招牌別富年代感。
不想用舊即棄
威哥賣傘也愛傘,他說,雨傘很美麗,不忍心稍微損壞,或用舊了便被當成垃圾丟棄。「舊時代的人會補鞋補衫,傘壞了也會拿去修補。這世代物質豐裕,人們認為修補不及換新的方便。」威哥強調,堅持修補雨傘的原因,是希望提醒大眾惜物環保。然而香港的手造雨傘工藝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式微,連帶維修雨傘的材料和配件都難以在本地購買。他所用的修補工具和配件是一件件慢慢儲存得來,部分更唯傘廠獨有,他要拆除舊雨傘的才得到。「同行和傘廠都埋怨我,說我修好了破傘,人們便不去買新的,阻他們發達。」
威哥毋懼同行指點,過去半世紀按照雨傘的損壞程度,如醫病般「對症下藥」補傘。雨傘維修費最少10元,個別「重症」按小時收費,不過數十元。威哥說,修傘費神又費時,但仍有客人嫌貴「走數」。「有位中年女士帶着破傘來,破得難以修復,我便建議買新的。對方卻聲淚俱下,說傘是亡母遺物,我受感動,於是一試。它多條傘骨斷了,為修好它,手都被傘骨刺傷。」終於,破傘修好,他興高采烈致電女士,告知維修費連工包料60元,豈料對方非但沒有道謝,還嫌貴,留下一句「不要了!」就掛線。過了一個月,威哥再致電該女士,對方惡言警告不要再來電,否則報警。威哥思前想後,推斷那女士所說全是謊話,只是想哄騙重情的他免費修傘。
威哥的維修工具幾把螺絲批及鉗,部分造型特別的鉗是傘廠獨有。
店內搜集了各式舊雨傘握柄,訪問當日有顧客的雨傘握柄損壞,特意來購買替換,令雨傘「重生」。
不忍置之不理
受奸商白眼,遭惡客欺騙,年屆古稀的威哥看盡人性陰暗,但他看重人情的心卻沒有改變,「人情味很重要,錢買不到。」威哥說修傘是件苦差,賺不了錢,但他依舊堅持,原因是他修理的不只是傘,有時還可以為客人修補重要的回憶。「有一對80多歲的夫婦拿一把舊到發霉的傘來修,我手上沒配件,只好拒絕。那伯伯指了指身旁的婆婆對我說,傘是他17歲追求婆婆時送的,損壞多時卻找不到師傅維修,閒置了數十年。我看他倆的失望表情,於心不忍,便答應盡力維修。好不容易才找到材料接駁遮骨,總算修好。兩老來取傘時笑逐顏開,我見他們的故事長情又感人,便堅持分毫不收。兩老取傘後不久又折返店內,還以為出了問題,原來二人是買糕餅回來答謝我。」這件事已經發生多年,但威哥至今仍記憶猶新。看來他修補的回憶,不止屬於別人,還有自己的。
邱耀威用一雙巧手,修遮柄補遮骨半世紀。
不捨街坊人情
與威哥傾談數小時,他說得最多的除了傘字,還有人情二字。訪問期間多位街坊來與威哥閒話家常。他說自幼於深水?長大,儘管婚後搬離該區,仍雷打不動每日來開店。「我發現到街市的人大多沒有笑容,像是為一日三餐疲於奔命。因此創作了一些動感的藝術品掛在店外,希望經過的街坊看後,心情會變得愉悅。」威哥認為造傘講求尺寸精準,是一門藝術,他閒時會花心思創作藝術品,其中一件在燈籠表面描繪了山水美景,遇風吹動會轉,恍如傘舞般優美,為喧鬧的街市增添藝術氣息。
威哥幫人修補破傘,有時連零件費也要「倒貼」,如何生存?他說有幸獲業主幫助,店舖租金遠低於市價:「我與業主關係不錯,多年前他患病,身上有濃烈的氣味,沒有人願意接觸他。我同情他,曾試過背?他到樓上。所以他臨終前叮囑子女不能趕走我,除非我主動不續租。」威哥年紀漸大,4年前曾經中風,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現時店內掛上「暫停維修」的紙牌。「維修工作對我而言太辛苦了。但只要體力許可,我仍會繼續營業。」威哥補充,偶爾看見客人找不到人幫忙維修,會感到很可惜。記者聽得出,若客人的傘不是太難修補,而威哥又能應付,他仍會不忍心出手相助。因為他認為,只要用傘的方法正確,雨傘可用上一輩子。回看半世紀的修傘之路,有風有雨,有陰有晴,被罵過,被讚過,辛酸悲喜嘗盡,威哥今日依然故我。能屈能伸的,豈只是傘。
街坊來買雨傘時,會跟威哥閒話家常。
威哥會根據客人不同需求,推介不同功能的雨傘。
一把保留了三十年的傘
留有一把白長鬚的威哥,具藝術家風采,皆因他書法、畫畫樣樣皆精。店外掛?「新姿滿城顯氣派,藝彩盈市露風華」對聯,是威哥以毛筆字書寫,聯句屬家族由清朝口傳留下至今。
威哥所書「新姿滿城顯氣派,藝彩盈市露風華」對聯。
屈身於小店,威哥能從生活小事聊到歷史大事,無所不說。他憶述,曾經有一位婆婆誤以為他提供免費修傘服務,帶了一把女兒送的卡通傘來,當知道要收費後竟氣得把傘丟到店前離去。「想不到那把傘吸引了另一位來買傘的女士注意。我把婆婆的事告訴她,她縱然不認識婆婆,卻表示願意替對方繳付修傘費,託我把傘修好。」威哥感歎,老太太一直沒有前來取回雨傘,那把卡通傘現時仍留在店內,一晃眼已經30年了。威哥通過維修雨傘,遇見許多故事,有開心的有受氣的,陰晴不定風雲萬變。唯一不變的,是他總能在傘的護蔭下,找到安靜平和。
店外掛滿威哥創作的藝術燈籠,外形趣致。
行內人語
雨傘耐用秘訣
一把雨傘其實可以用上幾十年。首先,開傘時要「震吓震吓」慢慢向上推開(右圖1);用後收遮時,先別把開關掣收到底部盡頭,而是先留四指寬距離(右圖2);再整理好傘骨和傘布(右圖3),最後捲好傘布,再閉合雨傘(右圖4)。依循以上步驟用傘,傘可以更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