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發展論壇暨海南省國際數據綜合服務中心(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節點)揭牌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該中心作為數據跨境與貿易出海的核心服務平台,已有50餘家企業提交數據跨境服務申請,其中8家進入實質辦理階段。
數據樞紐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海南省國際數據綜合服務中心(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節點)正式揭牌,標誌着海南在數據跨境流動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海南省大數據發展中心副主任孫建明表示,海南正着力將自貿港政策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重點推進數據「通道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型。他透露,海南省數據集團計劃於今年6月成立,將強化數據細分領域公共服務支撐。
海南省國際數據綜合服務中心·一站式數據跨境綜合服務界面
據介紹,國際數據綜合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數據跨境服務,包括「跨境專通」「跨境加速」「環球暢聯」與「評估諮詢」四大核心服務包,助力企業高效完成合規審查、資源協調及跨境技術部署,目前已完成首單業務。企業可通過「海易辦」平台提交申請,經「海政通」系統審核後進入服務流程。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申請,其中8家企業正在辦理之中。
數字經濟權威共議發展路徑
論壇聚焦「貿易出海、數據跨境服務及遙感數據應用」三大主題,與會嘉賓圍繞數字貿易規則、跨境數據流動機制等展開深度研討。經濟學家馬光遠在論壇強調,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海南憑藉自貿港政策、區位優勢及數據流通試點地位,有望成為全球數字經濟關鍵節點。他特別指出,人工智能對全球產業的深遠影響,並以商業航天為例,認為這是海南未來產業突圍的重要方向。
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太空科技館效果圖(資料圖)
空天科技館年內將落成
作為海南國際數據樞紐的物理載體,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同步公布重大配套項目進展。總經理薛永輝介紹,園區主要有三亞太空科技館、星宇空間、三亞數學與物理國際研究中心三大板塊。占地23.72畝三亞太空科技館將於年內開放,打造集科技展示、研學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創新型空天科技展示館。該館建成後,將與園區現有的228家科創企業形成「產學研用」閉環。
數據顯示,該產業園自2016年啟動建設以來,已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引進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取得專利782項。未來將依託揮遙感數據特色優勢,重點推動衛星遙感技術產業化應用。
隨著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臨近,海南正加速構建「北有文昌航天城,南有三亞數據港」的數字經濟雙核新格局,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數據流通樞紐。(李珍)
頂圖:3月28日上午,海南省國際數據綜合服務中心(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節點)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