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深圳市西鄉北帝「三月三」 廟會舉行盛大的巡遊活動,110支巡遊隊伍上萬名參與者以及現場近十萬名市民觀看巡遊活動,1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齊亮相,盛大的活動讓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成為這幾天的網絡熱詞。而110隻巡遊隊伍中一群深圳「包租婆」精心打造的 「拉網打魚」 隊伍格外引人注目,圍觀市民紛紛要求合影,稱她們為「網紅婆婆團」。
記者在現場看到,漁業社區的隊員們身着傳統服飾,頭戴斗笠,腰間繫着鮮艷綢帶,腳蹬雨靴,生動演繹着漁民出海捕魚的場景。他們動作整齊劃一,模擬拉網、收網等捕魚動作,配合隊伍中裝飾精美的漁船模型,將繁忙的漁業生產活動鮮活地呈現在眾人眼前,濃郁的海洋氣息撲面而來。
這支隊伍的背後,是漁業社區歷經歲月的變遷故事。這裏的居民世代以打魚為生,曾長期 「生在船里,住在海里」,在風吹日曬、海浪拍打中討生活。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了這片土地,政府在岸上專門劃地建房,還劃定地皮建設工業園區以增加居民收入,實現了從 「漁業村」 到 「漁業社區」 的蝶變。社區的阿婆們對往昔漁民生活的艱辛記憶猶新,張阿婆在採訪中感慨:「以前在海上,風大浪急,日子苦啊。現在住高樓大廈,還有社區分紅,多虧了深圳的好政策,心裏滿是感恩。」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巡遊隊伍中既有曾在海上拼搏的老漁民,也有來自五湖四海、如今在漁業社區工作生活的 「新漁業人」。新漁業人李女士說:「我來這裏工作幾年,被漁業文化吸引,參與隊伍排練,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也想為傳承出份力。」 社區宣傳委員黃穩庭介紹:「隊伍融合新老成員,體現社區凝聚力,希望通過展示,讓更多人了解漁業文化變遷,我們也希望用我們美好的歷史傳統文化吸引更多的人選擇來我們社區工作生活,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新漁業。」
對於大家稱她們為「網紅婆婆團」,社區75歲的劉阿婆笑着說:「當網紅好呀,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漁業社區,我們才能發展更好呀,我們年底才能有更多分紅呀,就是婆婆這兩個字把我們說老了,我們這個網紅婆婆團里還有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呢,再說了,我才七十多,哪裏老了呀!」(記者 王娜 通訊員 彭賜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