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作為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第五屆成都So秀視聽產業交流活動開幕。「成都So秀」作為大會孵化的成都網絡視聽自主IP,已成功舉辦四屆。在數字經濟與文化強國戰略雙重驅動下,本屆活動以「蓉遇新聲,破浪前行」為主題,匯聚政企學研及投融資機構代表,共探前沿技術驅動的內容創作革新、數字文化出海新路徑,進一步助推成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網絡視聽產業高地。
活動通過《2025年成都網絡視聽產業發展報告及機會清單》發佈、「蜀道漫步數字場景共創計劃」啟動、特邀分享等環節,全景呈現了成都視聽產業的創新活力與未來潛力。
發佈了128條產業機會清單
活動現場,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聯合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發佈了《2025成都網絡視聽產業發展報告及機會清單》。報告指出,近年來成都加快推進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影視、音樂、動漫、傳媒、遊戲電競等領域加速聚集。2024年,成都網絡視聽產業營收總規模突破1700億元。其中,視聽軟件研發業營收規模達840億元,從業人員超5萬人。
李子柒回歸煥活非遺傳播、《哪吒2》票房突破150億元、「喵喵芭迪」數字小貓助力鄉村文旅破圈……報告還按照歷史-當下-未來三部分,收錄了近1年成都網絡視聽領域的近30個「大事件」。
本次機會清單發佈了共計128條產業供需信息,其中供給信息99條,需求信息29條,涉及產品、載體、場景、技術、人才多個類別。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商務系副主任虞海俠在報告解讀中,也對成都視聽產業未來發展提出了深化技術創新、打造精品內容、推進數實融合、完善要素配套等展望。
創新突圍:技術賦能與生態共建雙軌並行
作為本次活動重磅成果,「蜀道漫步數字場景共創計劃」正式發起。 該計劃邀請了成都市廣播電視台、成都市動漫遊戲協會、成都數字文創產業聯盟、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聲娛文化、龍淵網絡等各界代表共同參與,旨在引導更多具有蜀風雅韻網絡視聽佳作呈現,加速具有天府文化元素的數字資產積累、加強天府文化IP的影旅聯動與轉化、豐富創作者素材、拓展消費與觀眾體驗感。
在主題演講環節,行業先鋒們圍繞創作、技術與生態展開了深度碰撞。聲娛文化創始人唱寰宇以《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為題,揭秘《哪吒2》等IP角色聲音設計的幕後故事,提出聲音作為文化載體對於出海作品有巨大作用,AI正在成為藝術家的「第三隻手」;瑞雲科技營銷總監陳麗珍圍繞《哪吒2》算力基座與中國CG人才浪潮,聚焦影視工業化與雲渲染底座,分享了泛CG實用技術交流會、國際性賽事贊助等生態共建案例;成都市動漫遊戲協會副會長黨銳基於「智能科技與數字創意的技術應用實踐」,分享了「一中心、二驅動、三主體、四融匯」的「數智媒體」人才培養體系。
融合共生:技術破壁與傳統文化雙向奔赴
在圓桌討論環節,各方代表圍繞「前沿視聽技術賦能傳統文化共榮共生」展開思想碰撞。
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諮詢總監余昉瑞作為圓桌主持,表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亟需技術的創新銳度相互賦能,成都未來要創造自己的「天府美學範式」;龍淵網絡商務副總裁付義介紹了與成都博物館合作的「傳統皮影藝術數字展覽」,分享了AI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影目科技品牌負責人吳萌分享了AR眼鏡復刻歷史場景沉浸之美的應用案例,表示技術既能讓文物「活」起來,更能讓文化「潮」出去」;明途科技市場負責人李慧以喵喵芭迪數字小貓在道明竹藝村的成功「出圈」為例,強調需要找到技術和應用的交叉點,並對數字人在文旅、文博、賦能傳統文化上的創新體驗進行了介紹;夜遊錦江營銷負責人楊苛表示夜遊錦江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與霧森系統,為全國遊客帶來了科技與自然交融的視聽盛宴。
作為本次活動舉辦地,成都高新區作為中國(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已聚集騰訊、抖音、西山居、咪咕音樂等數字文創相關企業6000餘家,形成千億級規模產業集群。接下來,成都高新區將聚焦遊戲電競、影視傳媒、數碼音樂、超高清視頻四個重點賽道,力爭到2025年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記者 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