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恆指成分股中國生物製藥(HK.01177)發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在創新產品收入強勁增長驅動下,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全年營收達288.7億元,同比增長10.2%;經調整歸母淨利潤達34.6億元,同比增長33.5%。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去年公司創新產品收入邁過百億元大關,達到120.6億元,增長21.9%,公司創新產品佔總收入比例也達到41.8%,創新龍頭實力進一步凸顯。
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在當天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連續10年堅持不懈投入創新,通過搭建雙抗、ADC、高端透皮製劑等創新研發平台,源源不斷地孵化出創新產品問世,不僅支撐公司業績高速增長,更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年報顯示,中國生物製藥創新產品從2018年的3個,迅速攀升至2024年底的17個,實現了近6倍的飛躍。僅2024年,公司就有4款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成為年內獲批1類創新藥數量最多的藥企。
2024年公司業績超預期增長,主要得益於2023年、2024年獲批的創新產品進院及爬坡速度理想。2023年獲批的1類創新藥億立舒當年納入國家醫保後,在2024年加速放量,多個生物類似藥也如期快速增長。
此外,公司核心產品安羅替尼新適應症加速獲批,與貝莫蘇拜單抗等多種聯用方案不斷拓展適應症邊界。目前安羅替尼已獲批7個適應症。莫蘇拜單抗與安羅替尼的聯合療法在多個適應症中展現出優異的療效。其作為一線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創新療法,mPFS和mOS創下註冊研究歷史新高。公司計劃在今年ASCO公佈兩項非小細胞肺癌的重磅數據,包括頭對頭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3期數據;以及頭對頭K藥,用於一線PD-L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3期數據。
未來三年創新產品將突破30個 全方位佈局人工智能
隨着公司全面步入創新收穫期,由此帶來的業績回報也加速兌現。中國生物製藥首席執行長謝承潤透露,未來每年將有約5個創新產品獲批,2027年公司創新產品將突破30個,加速創新驅動發展。
得益於「自研+BD」的雙輪驅動,公司未來三年內預計多個重磅產品有望上市,加速貢獻業績。其中,羅伐昔替尼是全球首個兼具JAK和ROCK雙重抑制機制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已在中國遞交上市申請,並在美國獲批2期臨床,具備全球FIC潛力;針對慢阻肺等適應症的PDE3/4抑制劑TQC3721,目前研發進度全球第二;公司與勃林格殷格翰合作的非小細胞肺癌藥物Zongertinib今年1月已在中國申報上市,已被CDE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乳腺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種。中國生物製藥在這一領域也加速佈局,有望成為繼肺癌之後,公司收入增長的又一大動力。除了目前已上市的依維莫司、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等多個產品,CDK2/4/6抑制劑庫莫西利(TQB3616)去年已申報上市;HER2雙抗ADC藥物TQB2102也已進入III期臨床階段,有望於2027年上市。
當前,「AI+」應用成為各行業關注焦點。業績會透露,中國生物製藥已通過戰略合作、投資、本地化應用等多個維度全方位佈局人工智能,不僅參與了兩大AI製藥科技企業晶泰科技和英矽智能的戰略投資,還一起合作探索在新藥開發領域的應用。同時,公司還在內部全面接入Deepseek、ChatGPT等AI助手,助力更多業務場景的落地。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加大在AI領域的投入,深層次地拓展AI在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職能管理等各個板塊的應用,充分釋放AI優勢,加速企業發展,引領行業創新升級。(記者 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