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5日 星期六 -- 天氣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15:41亞洲速度領跑古韻嘉興 多元元素共繪馬拉松盛景15:33發展局:環島長廊已接通8成 料2031年底前大致完工15:33緬甸地震致1700死3400傷15:24有片丨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抵達緬甸 李家超機場授旗送行 「你們是香港的驕傲」15:20運輸署料七欖閉幕較多觀眾同時間離場 籲盡量乘搭港鐵15:06直播|亞洲小姐大灣區總決賽14:57七欖最後衝刺!閉幕式迎煙火表演 國泰A350客機將低飛掠過啟德主場館14:49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15:41 亞洲速度領跑古韻嘉興 多元元素共繪馬拉松盛景15:33 發展局:環島長廊已接通8成 料2031年底前大致完工15:33 緬甸地震致1700死3400傷15:24 有片丨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抵達緬甸 李家超機場授旗送行 「你們是香港的驕傲」15:20 運輸署料七欖閉幕較多觀眾同時間離場 籲盡量乘搭港鐵15:06 直播|亞洲小姐大灣區總決賽14:57 七欖最後衝刺!閉幕式迎煙火表演 國泰A350客機將低飛掠過啟德主場館14:49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15:41亞洲速度領跑古韻嘉興 多元元素共繪馬拉松盛景15:33發展局:環島長廊已接通8成 料2031年底前大致完工15:33緬甸地震致1700死3400傷15:24有片丨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抵達緬甸 李家超機場授旗送行 「你們是香港的驕傲」15:20運輸署料七欖閉幕較多觀眾同時間離場 籲盡量乘搭港鐵15:06直播|亞洲小姐大灣區總決賽14:57七欖最後衝刺!閉幕式迎煙火表演 國泰A350客機將低飛掠過啟德主場館14:49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

責任編輯:王錦坤 2025-03-30 15:41:4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戰爭與和平》等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優質劇目,將向城市流動兒童、罕見病患者家庭、外來務工人員等公益群體免費開放不低於1000個公益座;地方瀕危小劇種,國家大劇院將給其搭建展演平台,探索非遺劇種傳承發展路徑……

 記者從騰訊基金會了解到,3月28日,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其聯合發起「藝術滋養公益計劃」,並啟動了四個創新藝術公益項目:國家大劇院公益座、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室、非遺劇種守護人及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公益沙龍。這些項目將通過跨界合作,連接稀缺公共資源與優質公益項目,將社會公共服務轉化為公益服務,推動藝術文化資源惠及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4.jpg

 「藝術滋養公益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場藝術公益沙龍現場領導及嘉賓合影。

 在啟動儀式上,國家大劇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誠,騰訊公司副總裁陳發奮,騰訊基金會秘書長葛燄以及相關藝術家、專家參加了會議。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特聘教授黃浩明;國家大劇院發展合作部部長、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文卉等做了主題分享。在圓桌討論環節,藝術公益領域的相關代表探討了如何通過社會各界的協作,推動文化藝術公益事業的長足發展。

2.jpg

 國家大劇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誠現場致辭。

 為公益群體代表提供高品質的藝術體驗

 當前,文化藝術資源的分布存在區域性和群體性的不均衡,許多弱勢群體和偏遠地區的公眾無法享受到高質量的藝術資源。此次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和騰訊基金會跨界合作,在全民美育教育方面,聯合支持國家大劇院公益座項目和國家大劇院藝術普及教室項目,邀請社會公眾走進大劇院,推動藝術資源走出大劇院。通過打破劇院時空限制,讓更多的文化藝術資源惠及更多公眾。

 據記者了解,該公益座項目將邀請1000名以上公益群體代表,包括殘疾人及其家屬、罕見病或重症病患者及其家屬、城市低收入群體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屬、低資源地區青少年等,到大劇院「一院三址」觀看大劇院主題原創劇目的演出,並組織劇院參觀、導賞講解等系列活動,為其提供高品質的藝術體驗。

 藝術普及教室項目計劃落地在文化藝術低資源地區,通過為當地學校打造一間具有國家大劇院元素的藝術教室,配備「國家大劇院藝術課程包」,包括樂器、藝術資料,並組織線上線下藝術講堂或交流活動,惠及當地公眾藝術欣賞能力,推動文化普及與教育公平。

 非遺劇種守護人項目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着傳承困境,國家大劇院自2019年先後發起「藝海遺珠」和「百戲中華」非遺戲曲展演項目,為非遺戲曲的經典劇目舉辦展演活動,以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而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劇種有近百種,能夠到大劇院展演的劇種一般為京劇、崑曲等有大量觀眾基礎的較大劇種,多數非遺戲曲為地方性小劇種,如無地方政府的支持,沒有經濟能力到大劇院展演,無法讓更多的觀眾有機會了解和欣賞非遺小劇種,長此以往,地方性的非遺劇種將失去觀眾基礎,無法更好的傳承和發展。為此,此次「藝術滋養公益計劃」聯合打造非遺劇種守護人項目,為非遺劇種,特別是地方性非遺劇種提供展示平台。通過組織拜訪老藝人、探訪劇團、大劇院展演、專家對談及青少年傳承工作坊等系列活動,引發社會大眾對非遺小劇種的關注和興趣,積極參與保護,為劇團解決發展困境,協助其培養新生代戲曲人才。「項目還將積極探索『守護人』與非遺戲曲的連結模式,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持,進一步推動文化傳承的延續與創新。希望通過該項目,讓更多的群體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困境,為地方性劇種提供展示平台和社會資源支持,推動非遺文化的振興與傳承。」負責人表示。

 新型可持續發展公益路徑 引領社會力量參與文藝傳播

 即將啟動的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公益沙龍項目,通過4場主題沙龍,匯聚藝術公益領域的專家、社會組織和資助人,共同探討藝術公益項目的創新與發展,議題包括美育、藝術療愈、非遺小劇種保護等。項目將通過多元交流和跨界合作,推動藝術公益領域的創新實踐,提升社會對藝術公益的關注度與參與度,為推動全民美育、文化傳承及文化交流等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國家大劇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誠表示: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攜手相向而行,是科技與藝術的共鳴。藝術公益事業的發展,需要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國家大劇院一直以來不斷擴大藝術公益的朋友圈。今年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大劇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寧提出了「推進社會力量深度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提案和倡議,這也是國家大劇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積極致力發展的方向與領域,未來希望以藝術為媒,以公益為橋,實現 「藝術+科技」、「藝術+教育」、「藝術+鄉村振興」 的跨界探索。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發奮表示:在助力文化資源的普惠方面,此次合作是騰訊探索創新項目模式孵化的重要實踐。未來,騰訊和國家大劇院將進一步探索建立創新型藝術公益項目模式和捐贈人資助模式,打通新型可持續發展公益路徑,引領和號召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傳播。(記者 :沛菡)

3.jpg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發奮現場致辭。

責任編輯:王錦坤 【ESG新視角】國家大劇院藝術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基金會啟動「藝術滋養公益計劃」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