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2025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話。這是二人繼2月12日後再度通話。
2月12日首次通話,美俄關係在俄烏衝突後出現「破冰」跡象,但這僅是序曲而非正劇的開端,象徵性大於實質性。
3月18日再度通話,克里姆林宮網站當天通報稱,兩國領導人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詳細和坦誠的意見交流;白宮發布聲明稱,雙方談到了烏克蘭衝突中和平與停火的必要性,而且,各方一致認為,這場衝突應通過實現持久和平來最終解決。
在3月18日通話中,雙方在減少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鬥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未能實現特朗普尋求的全面停火。
普京同意暫停對烏克蘭「能源和基礎設施」打擊30天,並「立即向俄羅斯軍方下達了相應的命令」。這是給特朗普以「面子」。
白宮聲明稱,兩國同意立即開始「關於在黑海實施海上停火、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的技術談判」,這是特朗普向普京要「裏子」。
普京在通話中提出了若干條件,包括「完全停止向基輔提供外國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之前,普京表示,未來任何停火期間,烏克蘭不得重新武裝軍隊。
烏克蘭及其歐洲盟友不同意。他們認為,從軍事上保護基輔不僅對烏克蘭的未來至關重要,而且,對歐洲大陸的安全至關重要。
美烏存在原則性分歧
3月17日,英國首相府發言人稱,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自願聯盟」已有30多個國家承諾加入,以執行烏克蘭的和平協議。這將包括「相當數量」的國家在提供地面部隊的同時,提供其他後勤和背景支援。但俄羅斯已明確拒絕這樣的提議。
然而,俄烏衝突最終將以停火結束是大勢所趨,盡管澤連斯基聯合英法等國也無法阻擋這一進程。關於這一點,莫迪是老辣的,3月16日他接受美國播客兼人工智能研究員萊克斯·弗里德曼專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烏克蘭可能與其盟友進行了無數次討論,但不會有任何成果。」
美俄若達成協議,烏克蘭將被迫接受,俄烏衝突就將實現停火。問題在於,特朗普的和平方案,俄方和烏方會不會接受或者說能不能接受?
3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通報3月18日他與普京通話情況。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共同發表的關於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話的聲明稱——「特朗普總統還討論了烏克蘭的電力供應和核電站。他說,美國可以利用其電力和公用事業專業知識,在這些工廠的運營中提供非常大的幫助。美國擁有這些工廠將有效保護基礎設施,並支持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澤連斯基對此的公開回應是,他與特朗普只談及一座被俄羅斯佔領的核電站即扎波羅熱核電站,而且,只是關於美方投資不涉及美方擁有。
這是明顯的原則性分歧。
俄旨在加劇美歐分裂
在烏克蘭停火上,特朗普的條件是,不僅索要烏克蘭一半的礦產資源,而且索要烏克蘭的電力供應和核電站。這是典型的趁火打劫,赤裸裸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行為。
澤連斯基會接受或者能接受特朗普方案嗎?除非特朗普同意烏克蘭立即加入北約、納入美國的保護傘,否則,在西方的歐洲成員國支持下,澤連斯基大概率硬槓下去。特朗普已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他比拜登更避忌美俄兩個核大國直接開戰。
普京是否會接受特朗普方案?可能性極低。
普京之所以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最低目標是確保一個中立的烏克蘭,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充當隔離作用;最高目標是建立一個親俄羅斯的烏克蘭,以驗證布熱津斯基生前觀點:烏克蘭對俄羅斯崛起至關重要,若無烏克蘭,俄羅斯難以實現復興。
因此,普京不接受一支由北約成員國參加的所謂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也很難接受一個將至少變成美國「半殖民地」的烏克蘭作為結果來簽訂俄烏和平協議。普京之所以願意與特朗普周旋,是為了加劇美歐分裂,打破美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金融制裁;是為了擴大俄烏衝突的戰場成果,爭取俄方在談判桌上處於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