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哈爾濱市香坊區民航路32號院的何英大姐,在哈市某企業退休後,通過香坊區六順街道贛水社區的鄰里文化節與社區幹部們相識。活動中她做月餅、做熏醬、包餃子,樣樣拿手,乾淨利落,給社區書記王作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大姐成為贛水社區第一個「社區合伙人」,與社區一道共同書寫社區裏的溫暖故事。
近年來,贛水社區圍繞基層治理重點任務,充分整合轄區多元力量,發動黨員群眾、志願隊伍多方參與,推動服務群眾向最基層延伸,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新路徑,展現了社區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活力。
社區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房定人,以格定事,以情滿格,將轄區2704名常住人口信息摸查得清清楚楚,做到服務對象和矛盾隱患「一口清」。家裏下水堵了,小區照明燈具壞了,社區組織演出需要演員,找誰幫忙……為了讓服務更貼近居民,贛水社區積極整合各方資源,深入挖掘居民中有特長的能人,巧妙地將轄區內的能人巧匠轉化為「社區合伙人」,推行「居民需要、社區吹哨、能人報到」的志願服務新模式,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煩心事。用贛水社區黨委書記王作鑫的話說,「社區合伙人」制度就是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共創社區價值,參與社區建設,形成奉獻愛心、互幫互助的志願服務環境。
何英大姐平時和80歲的母親一起生活,照顧老人之餘,想找一份時長短的工作,正好地區企業有用工需求,幫助何姐找到了一份時長2小時的保潔工作,她特別感謝社區對她的關心。通過溝通得知,何大姐還是剪紙非遺傳承人,她把社區的工作通過剪紙展示出來,還表示可以幫助獨居的老年人理髮。社區招募「社區合伙人」時,她第一個響應,積極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並喜迎了一批和她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居民一起加入。現在,在她的帶領下,「剪紙樓道」應運而生,美化了居住環境。
通過社區合伙人制度,廣泛吸納轄區黨員、商企、社區能人、志願者,居民需要,社區吹哨、能人報到。這些能人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開展非遺剪紙、愛心毅剪、送醫上門、美食傳承等志願服務活動,讓社區居民的生活豐富多彩。同時,能工巧匠們也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協助關懷特殊人群,調解鄰里糾紛,形成各方參與、多元共治,不斷擴大基層社會治理的幸福「朋友圈」。據王作鑫介紹,截至目前,贛水社區的「社區合伙人」已發展到30多人,22家成員單位加入「合伙人」為社區發展出謀劃策,成功辦理了42件涵蓋居民環境、社區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民生實事,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作為社區合伙人,大家也認為,大家有了共創社區的角色認同積極性很高,社區也為大家提供了大展拳腳的舞台。(記者 王琳 香坊區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