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一場以「生命守護」為核心理念「微馬跑」在「灣區之光」摩天輪地標激情開跑。本次寶安區紅十字會第二屆微馬跑活動暨「薪火聚溫暖 急救在身邊」群眾應急救護培訓啟動儀式,將急救技能科普與運動競技深度融合,營造全民參與社會急救的濃厚氛圍。希望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讓更多市民從初步接觸「社會急救」概念到真正「敢救人、會救人、能救人」,讓「生命守護」真正成為全民本能。
本次活動評選出10名表現優異的社會急救培訓導師晉級為「金牌導師」,為培訓工作樹立標杆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導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除此之外,這次活動還特別設置了社會急救技能互動體驗區,市民們可在活動開始前切身體驗各類急救技能實操;設置體重管理體驗區,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體重管理諮詢。
社會急救是一場爭分奪秒、驚心動魄的時間賽跑 ,早一秒正確施救,患者就多一分生機,從發現心臟驟停的那一刻起,爭分奪秒撥打120急救電話,迅速判斷患者狀況,再到正確展開心肺復甦等關鍵急救操作,每一個動作都容不得絲毫遲疑。這不僅需要救援者保持絕對冷靜,更要求其具備紮實的社會急救基礎,而這也是寶安區衛生健康局、區紅十字會聯合區委組織部、騰訊SSV率先在全國打造「5分鐘社會救援圈」標杆項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大規模急救技能培訓、示範點打造、「急救俠」隊伍招募、急救設備配置、志願者助教團隊組建等「八個一」創新舉措,有效填補救護車到達事發現場前的「急救空窗期」,讓市民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自發從「第一目擊者」轉變為「第一響應人」,為患者後續院前治療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從而推動寶安區院外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大幅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自「5分鐘社會救援圈」項目啟動以來,在救援數據、社會影響力、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創新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模式,以全區191個黨群服務中心為培訓陣地,動員黨員幹部、群眾積極參與,累計培訓市民50萬餘人。開展社會急救體驗進「百姓客廳」活動十餘場,讓3000餘名市民通過打卡的形式體驗心肺復甦、AED使用、異物卡喉、止血包紮等急救技能,同時開展急救技能專題黨日活動,廣泛黨員群眾加入到社會急救志願者隊伍中來。
兩年時間內培訓學員出手施救心臟驟停患者430例,挽救了96條寶貴生命,院外心臟驟停患者旁觀者CPR實施率提升至26.81%,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提升至6%。各類生命奇蹟在城市的角落不斷上演,更是湧現了13歲初中生、保安隊長、退伍軍人等一系列出手救人的經典案例。「5分鐘社會救援圈」也成為寶安區亮點急救品牌,不僅在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典型案例被全國政協委員點讚,更是獲得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項目、中央網信辦網絡公益行動優秀網絡公益項目、百佳市民滿意項目、「薪火黨建」創新實踐優秀項目等一系列國家、省、市、區級獎項。
寶安區紅十字會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深化「5分鐘社會救援圈」建設,帶動更多市民成為急救知識的傳播者、生命救援的踐行者,匯聚起守護生命的磅礴力量,點亮每一個生命救援的瞬間。(記者 王娜 通訊員 黃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