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信陽市召開2025年信陽毛尖春茶開採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本年度春茶開採進入倒計時階段。信陽市副市長汪明君代表作主發佈,向全球茶人發出「春日品茗之約」。
據汪明君介紹,近年來,在「三茶統籌」的戰略指引下,信陽市委、市政府聚焦強政策扶持、強品質提升、強品牌打造、強龍頭培育、強茶旅融合發展路徑,有效提升了信陽毛尖茶葉品質和市場影響力,推動了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產業增效與綠色發展的雙贏目標。截至2024年底,全市茶園面積達到216萬畝,茶葉總產量9.5萬噸,總產值170億元,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到80.3億元,連續15年位居全國前三位。
根據《信陽市信陽毛尖茶保護條例》,3月中旬以來,該市在8個產茶縣區設置了63個預報觀測點,每天統計分析茶樹萌發生長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把控開採節奏。
截至3月26日18時,信陽市63個觀測點中已有42個觀測點(動態)達到二級——少量可採摘標準。但由於品種特性的差異,茶樹採摘時間也有差異;目前該市烏牛早、福鼎大白、白毫早等無性系早生品種已進入採摘期,而信陽群體種和高海拔茶園預計一周後達到可開採標準。這種分區域、分品種的梯度開採模式,既尊重自然規律,又確保茶葉品質。
汪明君表示,品質始終是信陽毛尖的生命線。今年繼續倡導「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茶生產,讓消費者品鑑到香高味濃、湯色明亮、回甘持久的佳茗。春山谷雨前,並手摘芳煙。
在發佈會上,汪明君向世界發出邀約:「誠摯邀請大家走進信陽,踏訪雲霧繚繞的生態茶園,體驗傳承千年的制茶技藝,共品這杯凝聚天地靈秀的春天恩賜。」(記者 王皓萍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