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策劃的新展覽「人為·非遺」設於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客席策展人蕭國健把「人為·非遺」分為三個展廳,分別為「衣與履」「裝與飾」「字與音」三大展區。
展覽透過實物、互動裝置和影片的方式,展示十項非遺項目包括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皮鞋製作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花帶編織技藝、西金首飾製作技藝、玉器製作技藝、活字印刷技藝、貼揮春、印章雕刻技藝和南音。藉着展示這些非遺項目,呈現師徒間的薪火相傳如何併發出無窮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創意。
其中「衣與履」講述了那個人們講求度身訂做,重視衣着入時、革履稱身的時代,長衫被視為「正裝」,貼身剪裁的女裝長衫更是昔日時尚,香港造鞋業也曾盛極一時。該展區可看到年輕的非遺工作者如何在承傳中带出新意。
「裝與飾」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裝飾元素:木材經鑿削可組裝成實用的家具;棉線能織出色彩艷麗的花帶;玉石經打磨可得出圓潤亮澤的玉器;金屬在錘刻拋光後轉化成精美的首飾等,令到觀眾感受新一代非遺工作者在製作上的用心設計。
「字與音」將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與聲音通過交互式體驗展出,讓觀眾看到了曾推動知識普及的活字印刷;寄託着對新一年盼望的揮春;於方寸之間流露心思的印章;與時代相互呼應的南音,展區內處處散發著年輕非遺工作者的創造力。(視頻 梁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