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三餐窥城:解码“文化码头”武汉

三餐窥城:解码“文化码头”武汉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0-04-24 11:35:01 來源:凤凰网

  你眼中的武汉是什么样?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还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诚然,这都是武汉,但武汉又不全然只是如此,“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也是武汉。

 

 

  从一日三餐来了解更多更全面的武汉。

  早餐

  1、热干面&桂花糊米酒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一定要趁热把灵魂芝麻酱均匀的拌在面上,再撒上萝卜干、酸豆角等。吃一大口,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热干面吃久了难免感到嘴干,此时,热干面良配就该登场了,一杯桂花糊米酒,边吃边喝,方能体会最地道真实的武汉过早风味。

 

 

 

图片来源:吃喝玩乐在大冶

 

  2、糊汤粉&油条

  打底的鱼汤十分香浓,又富有营养,于是有人说“糊汤粉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

  糊汤粉与油条天生一对儿,卖糊汤粉的店里一定会卖油条。试想,将刚起锅的酥软、滚烫、金灿灿的油条浸在糊汤粉的鱼汤里,轻微滋滋声便出来了,再趁热送进嘴里,其鲜美的口感,你尝过便会懂,不过要小心烫嘴哦!

 

 

 

纪录片《城市的味道》

 

  3、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的诞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先是豆皮店停业,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继承与改良,它才终于出世,并且深受武汉人民的喜爱。

  乍看一眼,你兴许会发出类似“看着油光锃亮的,能好吃吗”的疑惑,但只需一口你便可以领略它的丰富,软糯轻薄的皮下藏着鲜肉、鲜虾、鲜菇和鲜笋,最重要的是它油而不腻。


  4、面窝

  咬下一口时,你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口感相互交错。边缘厚,于是口感松软;中间薄,于是口感酥脆,就像同时往嘴里塞面包和饼干。

  据说,如果有幸遇上技术顶好的师傅,还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调整中间凹陷部分的有无,甚至大小哦!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您家好,过早冇?”要想追溯这句话的源头,就得先了解武汉的“码头文化”。

  九省通衢汉口码头是南来北往的商货和商贾的集散地,尤其在内河经济时代,也就是武汉码头发展的第一个大阶段,停泊两岸的船只通常有二万四五千艘左右,清人曾形容它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不夜之港。再加上人们常需要“打码头”来竞争生意,可想而知,于他们而言,时间就是实打实的金钱,故而“价廉、饱腹、方便、迅速”八个字,便是他们对食物的要求。而热干面,则很好的顺应了这种需求,成了广受欢迎的码头餐。


  1973年《武汉的汉口码头》作者:戴泽

  再者,武汉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食物自然也慢慢地变得五花八门了起来。武汉本地作家池莉曾在《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盘点过武汉的早点:“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诗人小引这么写心中的武汉过早:“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过记载,‘过’有食、咽的意思,比如‘过饭下酒’。把一顿早餐,随意却又隆重的提升到‘过年’般‘过’的位置,可见它在武汉人的生活中何其重要。”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丁正曾说:“武汉人过早的习惯和对待早餐认真的态度打动了我。”可见,武汉人对于“过早”的坚持始终如一。

  午餐

  1、爆炒腊肉藜蒿

  在宋朝,苏东坡把吃藜蒿和韭黄作为“尝春”的首位。在明朝,藜蒿是进贡朝廷的贡品。而在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藜蒿被列为野蔬上品。

  口感脆而嫩、伴有大自然独有的泥土清香,再加上其超高的营养价值,藜蒿俘获武汉人的芳心也是意料之中,尤其是喜爱素食的朋友,请一定不要错过它。


  2、武昌鱼

  《武昌县志》载“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别看它现在叫“武昌鱼”,它的家乡在为湖北鄂州。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著只在巴陵道”,自古爱吃武昌鱼的诗人不在少数。有人开玩笑曾说:“在武汉,99%的人都爱吃鱼,剩下的1%是对鱼过敏。”

 

 

 

图片来源:鹤山微影视

 

  3、鸭脖

  如今,人们去到武汉便一定会一品大名鼎鼎的周黑鸭。其实,毛主席在武汉写下“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50年代,武汉与鸭脖子之间还没什么关系。直到90年代,武汉鸭脖才凭借由小说家池莉的《生活秀》改编而成的电影,横空出世。

  按老一辈人的说法,鸭颈是活肉,所以肉质口感都是上乘。

  吃鸭脖,一定要一口气吃到底,不停下来便丝毫不辣,一旦停下酸爽的辣意就会席卷你的口腔。

 

 

 

图片来源:烘焙帮

 

  4、排骨藕汤

  我在武汉度过冬天时,时常都会喝一碗热汤,它比冬日暖阳更能驱散寒气,温暖我。

  这份藕汤有两大灵魂,一在“莲藕”,尤其冬天的藕最为粉糯肥厚;二在“吊子”,即煨汤的瓦罐、汤罐,因为砂粗,煨的时候可以把油脂渗走,剩下的便是不腻的精华。于是,喝过武汉的排骨藕汤后,别的藕汤都再无法入你法眼。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

 

  “我屋里煨了汤,到我屋里喝汤去!”

  武汉刺骨的冬日,是大部分北方人都难以适应的,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汉人自有御寒之术,即一碗热汤,驱散寒气又暖透身子。即便是过去那些并不富裕的日子里,再拮据也会做一碗热汤。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武汉人对“汤”情有独寄,甚至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排骨藕汤又在武汉人的心中有特别的寓意,请客吃饭一定要有汤,如果客人来了桌上还没有汤,请客之人便会觉得“掉底子”,客人也会因此觉得不受到尊重和欢迎。于是,汤,成为武汉人地道又真诚的待客之道,也成为朋友之间最有面子的礼仪。

  武汉人说的“喝汤”是饱含情感之意的,不要忽视或小看这份简单的邀约,这其中蕴含着豪迈霸气的武汉人心中的小温暖。如果你被武汉人邀汤,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他很重要的人!

  “伢嘞,有空来屋里喝汤”,即便一千个湖北人会有一千种藕汤,对于土生土长的武汉伢而言,排骨藕汤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那是家的味道,更是来自妈妈的爱和思念。

  晚餐

  1、汽水包

  屏幕那头的你大概最想问“是用汽水做的吗”,当然,不是。

  大油桶煤火炉上边,一口大大的平底锅,泛着油光的锅盖,还有盖不住的滚滚热气,汽水包的模样与普通包子似乎没有任何分别,都是同样的油润光亮。然而实际上,其特别之处有二,其一是工艺,这造就了它松松软软的口感;其二是内馅糯鲜,有粉丝的、香菇的、莲藕的等,这满足了几乎所有人的喜好。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2、潜江小龙虾

  的确,潜江小龙虾是名副其实的洋虾,但这丝毫不耽误它被人们所喜爱。

  虾黄浓郁,虾肉鲜嫩,哪怕只是嗦个虾壳都能感到满足。清蒸麻辣油焖十三香卤虾,不管哪种口味都让人垂涎欲滴。清蒸能吃到小龙虾最鲜香的味儿,麻辣则是无辣不欢的人一定会选择的口味,油焖的好吃在于烫得你欲罢不能……

 

 

 

图片来源:武汉靓靓蒸虾

 

  3、二厂汽水

  是的,你没看错,二厂汽水在2018年重出江湖了。

  这一次,它将老版本的香精和色素,改为真正的果汁,并且不添加蔗糖,这不仅使得热量低而且更为健康。除了传统的橘子和香蕉口味,“汉口二厂”还设计了限定款,每一款都是应季水果。不仅保全了武汉人的回忆,也做到了健康和历久弥新。

 

 

 

图片来源:汉口二厂

 

  “来瓶二厂!”

  “江汉路的雨,淋过你几回。二厂汽水换成了酒杯,牛皮谁在吹,面子给不给”,这份老武汉伢的回忆在今年1月,被写进了歌曲《武汉伢》中,创作者们将心心念念的武汉场景一个个道尽,以此展现武汉最美的样子,为大武汉加油。而曾经——

  《汉口租界志》上曾记载:“和利汽水”诞生于189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汽水之一,口感就像是加了盐的柠檬水,无糖,清香中带着微微的咸,透明的玻璃瓶拿在手里倍儿酷。

  “一瓶汽水一座城”,北京有北冰洋,四川有峨眉雪,而武汉是属于汉口二厂的。“二厂”实际上是指,上世纪80年代的国营武汉饮料二厂,它位于汉口大道1503号,前身是1921年英国商人投资建成的“和利汽水厂”,厂里生产的“和利汽水”与汉口赞育汽水厂生产的“赞育汽水”一度垄断了武汉市以及周边省市的冷饮市场。


  图片来源:河北青年报旗下帐号“胶片罐头”

  新中国成立后,“汽水车间”则变为“饮料二厂”,“那是饮料二厂最红火的年代,每晚8点,骑着三轮车在二厂门口进货的队伍从解放大道一直排到西马路,定期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去二厂整箱的批发汽水,成了夏天的常态。”一口二厂,就算不是冰镇,也足以解了武汉盛夏的暑气。

  “二厂汽水”其实是说最经典最受欢迎的“滨江牌橘子汽水”,每天一大早,厂子门口就排上了长长的队,据老武汉人回忆,小时候只有考试考得好,大人才会奖励一瓶二厂汽水,甜甜的橘子味儿二氧化碳从口腔中往外迸发,酸爽的五官都皱成一团,往往之后会从嗓子眼儿里蹦出一口气:嗝儿~~对于那时候的小孩子来说,可谓是“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同样也是,最快乐最怀念却也回不去的童年。

 

 

 

图片来源:“武汉高校圈子”

 

  随着可口可乐等大量国外饮料品牌涌入国内,二厂汽水在千禧年宣布停产,从此消失在武汉人的夏天。而被可乐雪碧芬达陪伴着长大的武汉00后们,甚至从未听说过汉口二厂汽水。

  但总有怀念和珍藏这份记忆的人,于是20年后,曾风靡一时的记忆味道又重出江湖了,成为新国潮。从“欠武汉一个嗝”到“欠世界一个嗝”,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刻,而是将过去珍藏的记忆与现在流行文化的融合,这和如今武汉的城市气质不尽相同。


  结语

  人们常说,打小生活在大江大湖边的武汉人,身上散发着江湖气息,十分擅于与人打交道和做生意。“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于是武汉人连同武汉这座城市给大家的感觉也是“性格刚”。这又何尝不是武汉人个性敢拼敢闯、不怕输的原因所在呢?何况,“江湖人”并非贬义,武汉人的性格也并非只有刚毅。

  码头文化、“过早”文化、汤文化、二厂回忆、如今藏在“知音号”游轮中源自伯牙子期的知音文化,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件逐渐成就了如今“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的“文化码头”。“混迹江湖”的武汉人也仍习惯将文化精神都寄托码头,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由长江走向世界。

  有人曾说:美食是与传统,与亲情,与时代,与乡愁永远粘连着的。美食其实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便可以认识、了解、挖掘一座城背后的文化和故事。这份餐谱上的哪些菜会戳中你的味蕾呢?

責任編輯:鄭嬋娟 三餐窥城:解码“文化码头”武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